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作者大多为创造社的成员,他们在留学日本期间,较多的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同时又吸收了1921年-1926年间正风靡于日本的“私小说”的创作特点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主张再现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郭沫若遭在1920年写的《鼠灾》、《未央》等表现身边生活的小说,初具“自叙传”抒情小说的特征。但“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还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开始的。自叙传是郁达夫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这本小说的艺术特色以自我表现为显著的特色,小说均以留日学生“他”的苦闷、孤独,内心压抑和忧伤为主题,展现了本世纪20年代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所感受到的“生的苦闷”“性的压抑”,反映了他们渴望获得“自我解放”,渴望爱情以及希望祖国早日强大的心声;小说几乎完全是主人公“我”的卢梭式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