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文化学“吧。
“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这门学科研究的是文化的起源、演变、传播、结构、功能与本质,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特殊规律与一般规律等问题。这里的“文化”指的是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发展或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创作或积累的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文化学的产生1838年,德国学者列维.皮格享第一次提出“文化科学“一词,主张全面系统地研究文化,试图建立一门认识人类与民族的教化改善之法则的文化学。此后,德国学者C.E.克莱姆的《人类普通文化史》(十卷夲)于1843年至1852年分批出版,《普通文化学》(两卷本)于1854年至1855年出版,其中均使用了“文化学”一词。在我国,李大钊在1924年出版的《史学要论.历史学的系统》最早提出“文化学”一词。虽然与现在理解的文化学还不一样,但其首倡之功不可没。文化学是文化人类学进一步发展演化的产物。文化人类学是通过人所创造的文化去研究人类本身;文化学是通过人类本身来探讨文化的起源、演变、传播、结构、功能、本质,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特殊规律与一般规律等问题。从演变序列来看: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学。文化学的特性有:整体性:其研究内容和范围涵盖很大,不仅包括不同种族、民族的文化研究,还可以把不同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跨越性:指跨越民族文化的、文化类型的界限。典型性:文化学研究的文化类型是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这种典型性可以用黑格尔学说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说明。作为一种代表性,各民族的差异也是存在的,这种差异并不是对立,更不是对抗。通约性:文化之间能不能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交流,首先取决于不同民族之间文字和语言是否可以相互翻译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