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体比北体早成立1年北京体育大学(简称“北体大”)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已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约1132.5亩),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学校现设有体育与健康学部、人文社科学部、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体育工程学部4个学部,30个学院。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体育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在前3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第4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A+档次。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体育、艺术和新闻与传播3个专业硕士学位以及体育学博士。知名校友有:罗雪娟,张怡宁,孟关良,吴京,赵文卓,邹凯,周继红,张军,张国政等。上海体育学院(简称“上体”)创建于1952年,比北体大还早一年,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体育高等学校之一。原名华东体育学院,由原南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三校的体育系、科组建而成,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
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上海体育学院现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下属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自设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体育管理、体育工程学、运动康复学);体育学、心理学、医学技术、新闻传播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拥有体育、公共管理、艺术、新闻与传播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目前已建成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地)。
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兴奋剂检测上海实验室启动建设。率先建成世界唯一的专门以乒乓球为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国乒乓球学院,并被国际乒联认定为最高学院级附属培训基地;国内唯一的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世界第一家全方位展示武术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中国武术博物馆;中国大陆唯一一本被SCI和SSCI数据库同时收录的英文版体育学术期刊、全国“百强期刊”——《运动与健康科学》杂志;率先引入国际体育组织立项建设的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率先建立体育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蕴瑞学苑”。知名校友:施之皓、孙海平、陈忠和、王跃舫、孙荔安、沈富麟、马良行、邹市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