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晋时起,就不断有汉族进入云南,他们主要分布在郡县治所所在地。
但是,在众多当地民族的汪洋大海里,他们渐渐先先后后地融合到云南当地民族中去。公元1253年,忽必烈征服大理国以后,便抽调了一些汉军来云南屯田戍守,主要分布在今保山以东、红河以北的白族和彝族地区。同时,元代也有一些汉族商人来云南经商,主要居住在白族、彝族地区。到了明代,明朝中央政府大力在云南边疆推行卫所屯田制,于是,移入云南的汉族人口总数,逐渐超过了当时云南境内任何一个人口数较多的民族。明代的汉族移民,无论在人数、规模上都远远超过汉晋时期。因此,从明代起,汉族就开始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并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中起着主体民族的作用,影响着全省绝大部分土著兄弟民族居住地的发展,促使整个云南多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日趋繁荣。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当稳定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之后便在公元1381年(九月),命令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30万大军进攻云南,而且很快就占领了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