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向全国移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也就是公元1388年左右开始。
在当时,明朝政府征发或组织了大规模的山西移民,他们从山西北部、河北真定、广东珠江流域等地迁移到了凤阳地区,据估计总数约为50万人。此后,从明朝至清朝,山西人的移民活动逐渐增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从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开始的移民潮。大槐树移民是明朝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的一次大规模迁徙,最早的时候是由官方征发或组织的,据估计超过百万山西移民参与了这次迁徙。山西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包括了今天的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州县和河南等地。山西人的外迁不仅限于明清时期,自秦汉以来,每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也都有大批山西人外迁的记录。这些移民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并且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疆域、历史、文化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