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多年,印度阿育王就开启了对东南亚的征服,一直持续到公元335年以后,这么几百年来印度人的海上扩张就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还没有开启公元纪年的时候,就有印度人跟着扩张的脚步来到马来西亚了。
但是印度人真正大规模的移居马来,是发生在19世纪的后半夜以后的事情。原因也有很多。一个呢,当时的马来西亚正在被英国殖民,同时,英国人在马来大量种植橡胶树,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的锡矿,亟需劳动力去从事锡矿的开采和种植工作。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大量印度人同华人一起,涌入了马来西亚“淘金”。说是淘金,其实是作为低廉劳动力输入。这一点很像华人涌入美国的“淘金热”,淘金只是个美好的幻想,其实是去做劳工,非常辛苦。还有一点,在马来被英国殖民的差不多的时间,印度也在被英国殖民,所以历史上有英属印度这样一个说法。那同属英联邦,马来和印度之间的人口迁徙就没有那么多的桎梏,旅游和移民都比较方便。另外就是两国的人口基础,印度是人口大国,马来人口相对印度没那么多,又是被英国殖民亟待发展的时候,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印度有人可以输出,马来亟需劳动力输入,就是这几个原因的一拍即合,让我们看到今天在马来形成的庞大的印度裔群体。后来,虽然马来和印度相继摆脱英国的控制,实现了独立,有很大一部分印度人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但是这批返回印度的人,以高种姓的雅利安裔印度人为主,大量低种姓的泰米尔裔因为贫穷没有旅费,或者回到祖国也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所以留在了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