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范仲淹几岁丧父

137次

问题描述:

范仲淹几岁丧父,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初二,范仲淹在徐州降生。他的父亲范墉,当时做宁武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墉先娶陈氏,继娶谢氏.仲淹是他第三个儿子。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待他长大后知道他的家庭经历,伤感得流下泪来,这时他辞别母亲到南都进入学堂日夜发奋,苦读五年时间,没有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夜里感到头昏疲倦,便用冷水洗在脸上,常常连顿稀粥都吃不饱,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后来精通六部经书的要领,慷慨有抱负愿献身于天下,他常常对自己说:"士大夫当在天下人忧苦之前忧苦,在天下人幸福之后感到幸福。

范仲淹几岁丧父

其他答案

范仲淹2岁丧父

范仲淹的生父去世后,母亲谢氏为了范仲淹更好地成长,她守制两年后再嫁山东人士朱文翰,给了范仲淹一个完整的家,也给了范仲淹一份完整的爱。母亲谢氏读过书、识过字,这在古代女子当中并不多见,故而知书达礼、贤良淑德,在范仲淹幼年教育上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

谢氏再嫁朱家后,为了让范仲淹更好的融入朱家,给范仲淹改名为朱说(音:yuè),这不得不说谢氏是有远见的。母亲从小就教范仲淹断文识字,教范仲淹做人的道理,一点也没有让范仲淹输在起跑线上。

其他答案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出生于江苏吴县,其父早年为官,去世后家庭生活窘迫,曾与母亲一起寄宿于寺庙当中,衣食不继。曾经五年没脱过衣服睡觉,废寝忘食苦读诗书,终于在26岁高中进士,成为一代名家。

其他答案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在其二岁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其他答案

范仲淹二岁时,父亲范墉因病去世,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改嫁给山东的一位朱姓大户,他也改名为“朱说”。范仲淹成年后,从傲慢的朱家孩子口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激愤之下,发誓“男儿当自强”,要自立门户,重振范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求学。虽然应天府是“公费读书”,但范仲淹生活费用还得自理,“依戚同文学”,过得十分艰难。

他只能吃薄粥,深夜困倦打瞌睡,就用冷水洗面,激醒自已,继续攻读。

一个同学是应天府留守(官阶相当于今日之“市委书记”、“市长”)的儿子,看不下去,便好意送了些美食。他却一口不尝,听任食物变坏。同学怪罪起来,他长揖致谢,道:“你的好意,我都心领了,谢谢!但我只怕自己一旦学会享受美餐,日后再也吃不得苦!”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