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刘彻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这样的人,多半喜欢亲自操刀。所以武帝一朝,宰相成为摆设。雄才大略的皇帝往往独断专行,无法无天,不把制度放在眼里。●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位期间,其对唐朝的建立与国家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爱好文学与书法,并有墨宝传世。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中国。◎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让位,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即位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明君。唐太宗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於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除对突厥的侵扰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